资讯默认广告
当前位置:首页 » 资讯中心 » 媒体报道 » 三种移动支付方式 猜猜谁更安全?

三种移动支付方式 猜猜谁更安全?

文章出处:移动支付网网责任编辑:华安泰作者:VIKOR人气:-发表时间:2015-11-12 10:29:00
 

移动支付发展到现在,各种支付方式层出不穷,各种支付技术眼花缭乱。但是万变不离其宗,所有的支付,都对安全有一定要求。但是支付方面,安全性与便捷性总是一个长久的话题。如果安全性加强,那么必然输了便捷性,进而体验差,消费者不认同。如果便捷性提升,那么安全性降低,消费者接受了便捷性,但最后处于安全的顾虑,肯定也是慢慢会失去用户。在10月24日,这个码农普天同庆的日子(代码基础是二进制,而2的10次方便是1024,然后某榴社区的留言文化也是1024,小编百度的,不要问我怎么知道。),出了一个新闻,某拉、某盒、某易的POS机被黑客攻破,腾讯新闻发布,然后消息一出,各大支付媒体都炸了,赶紧转。不过新闻里面,黑客是正规机构的大赛,事后会与厂商联系,进行漏洞修补。但是估计这几家公司公关有点难受了,不能好好过周末了。既然事也发生了,那么小编也来说说移动支付的安全性。从各大热门支付技术说:

    NFC支付:安全与便捷兼具?虚

    首先是NFC支付,NFC支付发展这么多年,一直认为是便捷性和安全性兼顾的技术,在诸多的演示视频当中,手机挥手完成支付是经典的镜头。但是NFC支付真的是便捷支付的化身吗?在很长一段时间里,NFC支付都被业界人调侃为,NotForCustomer,其体验差,不是在挥手的那一刻,而是可以挥手的条件和过程,以及挥手之后可能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。在很多情况下,产业都过于关注挥手那一刻带来的便捷,而忽视了从办理到支付,再到支付问题解决的整个过程。

    一直困扰NFC支付发展的问题有,NFC手机少,NFC支付应用少,支持NFC支付的POS少,NFC支付责任方不清,NFC支付后台服务差。NFC手机在逐渐增加,但是仍然少,许多运营商甚至推出了补贴政策,让手机厂商重视NFC功能的手机植入,从这个方面来说,手机厂商可以从运营商手中获得一定的利益,而运营商可以从手机厂商获得更多潜在用户,所以手机厂商与运营商的利益往来比较多。支付应用近几年逐渐增加,但是仍然较少,应用没有强需求。POS方面,银联改了很多,以支持非接触,但是商户层面上来说,支持NFC,和可以使用NFC是两个层面,许多商户支持,但是不接受基于NFC的闪付,银联的地推路还很长。而在责任划分上,NFC-SIM卡方案,出现过银行与运营商推卸责任的情况。而在NFC支付问题解决上,最典型的例子,就是闪付的闪卡情况。其他方面,闪付的电子现金,也称得上NFC体验史上的奇葩。还有产业链和利益的问题,在此也不多说了。

    所以,NFC支付真的便捷吗?当你跑完半个城市来办理一个NFC支付,或者解决一个支付问题的时候,是否还会使用或者认同NFC支付?

    为了解决挥手机之前的便捷,NFC产业各方也做出了自己的努力,比如HCE的出现。HCE不需要SE,然后可以空中下载,办理流程简单,产业链短,这技术,简直是NFC支付的希望啊。但是在网友的体验时,会出现token过期导致支付失败的情况出现,这也是在体验下降一个等级。但是在支付安全上,没有了SE的保障,未来真的安全吗?这需要长期的市场反馈了。而在其他方面,银行撇开了运营商和手机厂商,自己做HCE,有传闻,国内一线的几大手机厂商联合,对HCE进行一些体验上的降级,至于是何种形式,尚不明确。移动支付网小编也是想说,毕竟运营商和手机厂商穿同一条内裤的,银行互联网属性低,整不过啊。

    所以整体来说,NFC支付体验好在挥手一瞬间,但是NFC支付现在存在的各种问题极大的降低了NFC支付所谓的便捷性。安全性方面,NFC-SIM卡和全终端都是让支付安全级别上升到较高层面,但是利益相关者变多,让消费者在办理,或者使用时,便捷性下降。HCE,现在仍然是不太稳定的支付技术,需要市场长期的考研,特别是利益相关性方面。

    总结NFC:不过于专注于一瞬间的快感,前戏太长以至于消费者不耐烦。

    二维码:谁说不安全,你用我赔。壕

    在二维码与NFC的大战当中,二维码都被指不安全。但是作为二维码的代表性应用,支付宝和微信,都要强大的消费者安抚能力。微信的口号是:你敢付,我敢赔。支付宝说:被盗,最高100万赔付。二者给消费者传递的消息是,使用二维码支付是安全的,起码我会对你负责。而NFC支付…电子现金丢了,就找不回了,闪卡流程麻烦,运营商和银行出现责任不清情况。小编装逼一下来说,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来说,除了第一层的水和食物,就是第二次的安全需求。你连安全感都没有,你凭什么让我用你了。总而言之,言而总之,用二维码是找到了家,用NFC就像没了家也没人管。

    技术上,微信和支付宝对二维码进行一定的改进,二维码支付时,是有有效期的,大大降低了二维码被复制的可能性。而且,小编一直觉得二维码优于NFC的一方面是,二维码可以进行屏幕的互动,手机与PS端可以无缝的实现支付,而NFC…你拿手机碰碰屏幕试试,滴,BOOM!!!屏幕炸了。但是二维码真的就安全了吗?来看最近的两个新闻:《男子趁前女友睡着偷发23个微信红包民警:算盗窃罪》、《11岁坑爹儿子微信支付怒刷老爸10万支付太过简单?》、《支付宝账户现异常关联蚂蚁金服回应支付宝风控足够好》。小编弱弱的问一句:微信,你就不能限个额嘛…然后是支付宝的新闻《支付宝账户现异常关联蚂蚁金服回应支付宝风控足够好》

    在体验上,支付宝和微信联手将二维码支付体验打造到了极致,大规模的优惠地推,让每天围着手机转的现代人有了新的生活方式——无现金生活。

    总结二维码:客官,来嘛,不爽我赔还不行嘛。

    生物识别:安全便捷都好,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用。难

    来说说生物识别,在消费者的印象里,生物识别技术认知最多的就是高科技电影,主人公扫一下虹膜,门开了。但是现实生活中,用生物识别技术来支付,便捷性和安全性怎么评估呢?

    现在主流的生物识别技术是指纹支付,但是使用范围,确是若有若无,存在感较低。支付宝的指纹支付,是在小额免密支付的前提下进行设置,小编有时就是想不明白,俺都设置免密了,你在给我来个指纹,加一个流程,麻不麻烦啊。但这不代表这未来生物识别前途不光明。生物识别可以脱离支付的载体,人就是载体,货币不再是纸、手机、卡,而是世上唯一的人。

    安全性,全球唯一,生物识别被认为是最安全的支付技术。但是这也是跟NFC支付一样,安全仅仅存在与认证的那一刻,生物识别最重要的,是数据库的安全,如何保证生物信息不被窃取,不被盗用。当别人模仿你的指纹进行支付的时候,怎么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。识别仪器方面,准确率是一个问题,数据库方面,安全不泄露是一个问题,还有一个问题是支付流程问题。现在的生物识别尚达不到大规模使用的地步,支付流程上,仍然依赖密码学带来的安全保障。不然,就是小额了。

    便捷性,生物识别,手指一按,虹膜一看,人脸一刷。真的是非常方便好不好,NFC支付和二维码都要找手机,银行卡要找卡,生物识别,除非你灵魂出窍,找不到自己,不然真的非常方便啊。不过现在生物识别仍然是在发展阶段,存在的问题很多,产业链也正在丰富,落地很成问题,消费者接受度难料,受理环境少。总之…都是问题。

    总结生物识别:浪荡的消费者碰都碰不到,怎么高潮。

    点评

    安全是支付的一个很大的话题,小编在这里,也仅仅是做一个小评论,博看客一笑,以开放的心态看新闻,就别往牛角尖上钻了。

此文关键字:NFC支付,二维码,生物识别,安全支付

推荐商品